教育部将就业率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引发热议
就业率挂钩专业生死 基础学科受创最重
大学专业设置以就业率为准?
本报记者 郭丽萍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80万,比2011年增加20万人。
伴随近些年高校学生规模激增而来的,是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问题。今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这将高校专业的“生死”与就业率挂钩的做法,是否催生就业率注水,导致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所,引起各界热议。
基础学科处境最艰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教育部发布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希望高校重视就业率,希望高校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据了解,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和发布,目前采取的是学校自行统计、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在这种就业率统计机制之下,提出这种要求,很难避免就业率造假。即使你要求撤销就业率连续两年达不到90%的专业,这些专业也会报出90%。一旦造假,就失去了这样一个评价基础了。”熊丙奇说。
熊丙奇同时还指出,教育部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的“生死”挂钩的做法,其实早在7年前就推出了。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就明确表示,坚决调整过多、过滥甚至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科专业,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甚至在更早前的2003年,广东省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就已首次建立就业率“三个适度挂钩”的运行管理机制。其中一条便是:将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对于那些社会需求量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这在当年已引起一轮热议。
沿海省份某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一名2009届毕业生告诉记者,2009年毕业时,他们必须上交盖了章的就业协议书,才能领到毕业证书,未找到工作的同学只能托关系临时盖个章或盖假章。
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个案,以致教育部在今年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直接提出了“四个不准”以防止就业率造假:高校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就业签约挂钩,不准劝导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尽管如此,熊丙奇对此依然不乐观:“这个‘四不准’也很难落地。因为不是第三方的统计,也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老子让儿子统计,儿子怎么会严格地让数据真实呢?”
另一方面,一旦由就业率来定夺专业的“生死”,人们担心,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文学、历史、哲学、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基础学科。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向媒体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2011年广东全省37.33万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76%。但从专业分类看,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基础学科的就业率都垫了底。研究生的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的就业率均超过95%,最低的历史学类仅为75.99%。对于本科生而言,工学类、经济学类的就业率超过95%,哲学类则排在末尾,仅为88.72%。
行政审批制下的高校专业设置
相对于外界围绕教育部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的通知的热议,高校内部却显得较为平静。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撤销个别专业几乎年年发生,只是原因各有不同,就业率并非唯一因素。
“高校培养学生肯定是要跟市场有一定的挂钩,如果就业率低的话,那么这一块的资源付出跟所得就不成比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招生办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教育部审批,在2010年撤销了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管理6个专业。不过该负责人表示,“撤销专业肯定不是单一考虑就业率这一方面。而是学校综合教学、学生报名、生源等各个方面的考虑,根据各个院系里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整”。
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亦撤销了古典文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3个专业。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3个专业在正式撤销之前,早已停招多年。
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教研科科长闫建敏说:“因为学校整体的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有一些专业可能转型了。像古典文献,是我们觉得条件还不是特别具备吧。在2007年我们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前就没招生了。教育部有规定,专业停招达到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请撤销。当时我们上报过了,可能是没有正式备案,去年只不过是正式备案了,得到批准就撤销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经审批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数量为25个,而2006-2009年,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都在这个数字以下。
相对于被撤销专业两位数的数量而言,全国范围内近年每年新设的近2000个专业显得气势恢弘,而这些专业均经过行政审批。
1991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但其实现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基本上还是审批制。就是说,要增设专业,需要上报教育部备案和审批。不管专业增多还是减少,这都不应该是一个常态。”熊丙奇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2010年增设了印地语专业。该校教务处教研科科长袁琦介绍,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首先学校自己进行论证有没有必要发展这个专业,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认为具备申报条件、确定需要申报之后,还会请相关专家对社会是否有需求、学校是否具备创办专业的条件进行论证,并进行可行性报告分析。如果专家对学校、对某个专业的办学条件认同的话,就会签署一个意见,学校再统一讨论之后上报教育厅,再由教育厅上报教育部审批。
近几年,在高校新设的专业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成为各个高校争相开设的新专业。与此同时,极度“热门”的法学类专业的就业率也令各界头疼。据广东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数据,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法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均位列末端。
熊丙奇分析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这几年一直都很低的,在全国范围内,法学专业的就业率都是排倒数几名的。这是因为专业设置点太多,招生规模太大,就业需求跟不上专业的同步发展,导致就业率下降。本来的意图是,通过审批制来统筹,但怎么靠一个行政进行统筹呢?很多情况下,各地有各地的切身利益,各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会照顾当地的利益,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通过它来审批,最后起不到所谓审批的效果。”
高校亟需自主办学权
熊丙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按理说,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实验室条件、还有自己的办学定位,由此保持自己专业的特色和专业的质量。”
“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没有自主权,可能考虑更多的是,追求社会的热门,追求的是行政审批的通过。学生招进来之后,就给他一张文凭,具体学校的师资怎么样、实验室设备怎么样、教学的模式怎么样,能不能保持这个特色不管。很多学生进来之后,对专业并不满意。”
“这是行政审批导致的结果。”熊丙奇说,“高校没有自主权,他不是对学校负责,如果是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会这样吗?就像生产一个产品,以前会一窝蜂,现在如果再一窝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他不是自己倒霉吗?所以为什么办学自主权要交给学校,就是用市场竞争机制来让学校真正重视学生的权利。现在政府已经知道了,在推行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和其他多个公开场合说道:“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
对温家宝的发言,清华大学的教育学者孙复初教授在《人民日报》上进行了回应:“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之所以水平较高,而且每所大学都有值得骄傲的特色,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拥有办学自主权,校长和学校董事会能自主管理学校事务,教师可以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从事科研。如果希望中国的大学能迎头赶上,为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作贡献,就应该尽快借鉴国企的改革模式,将高等教育的自主权还给每一所大学。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熊丙奇与孙复初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建议参照国外的“管、评、办分离”的机制。
在发达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只限于两个:保证教育的投入和依法监管学校。学校具体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跟政府毫无关系。
学校具体的办学质量由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一是社会机构认证,二是学生选择。“国内是由政府统一学历的,由政府来统一管理,这个导致的结果是行政评估、行政评审泛滥,导致学校没有自主权,也没有办学特色,千校一面。国外都有专业的学历认证机构,学校教学质量怎么样,由一个专门的认证机构来认证,办学水平如何,都是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国外的就业率统计也有,但很少,也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统计的。更多的是关注校友捐赠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构成性的图表。”
熊丙奇建议:“在发达国家的大学,由于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学生‘以脚投票’让大学不得不重视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我国目前虽没有这样的制度,但可借鉴这些大学在教育教学中所关注的指标,而从长远看,要增强我国高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必须逐渐探索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这是比所有的行政管理都管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