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服务 >> 正文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加入时间:2011/04/21 17:31:22 来源:admin  访问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660万。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为了切实有效地指导我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帮助毕业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就业政策以及求职择业方面的技巧,我们编写了这本手册。希望能够对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有所帮助。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很漫长的,这本小册子仅仅对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这个阶段作了一点简单的介绍。如何把握职业的未来方向,开创出自己的事业天地,应该是每一位同学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走好自己的职业之路,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手册由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组织编写,供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及就业工作人员参考。若手册内容与国家新发布的就业政策文件有冲突之处,以国家的新文件为准。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若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第一章:定位篇 第一节  认识自我,了解职业——走好求职第一步 一、认识自己,了解职业   认识自己,既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其目的在于真正了解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职业,既包括职业活动内容、职业特点、职业环境、职业报酬,也包括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了解职业的目的,在于求职时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而,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对一种工作来说是优点,对另一种工作来说却是缺点。同样一种因素,对某些招聘者来说是优点,而对另一些招聘者来说就可能是缺点。因此,有选择的突出自己的某些优点,就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转化成对方需要的形式,转化成招聘者能接受的形式。事实表明,在众多求职者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究竟谁能被录用,就看谁能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长。
二、正确把握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职业期望值也不尽相同,但并不是人们所有的职业期望值都能变成现实。一个人的职业期望值能否变成现实,主要看其是否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比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份既轻松愉快,待遇条件好,又不怎么费劲就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职业。很显然,这种职业期望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任何一个职业的选择,都要受到社会需求、自身素质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并且,人的职业期望值又是发展变化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有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分清哪些是合理的,是能够实现的,对此应努力追求;哪些是不合理的,是实现不了的,对此应放弃。这就要求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应以自己的专业所长、个人素质优势以及客观的社会为基础,确立自己合理的职业期望值。   一个人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除了个人素质、专业、社会需求、机遇条件外,还主要决定于自己对择业期望值高低的选择。当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择业目标之后,如何把握择业期望值,就成为毕业生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难免走入择业误区。
要正确把握好择业的期望值,就应防止下述问题的出现:   1、防止图虚荣的思想。由于虚荣心作怪,一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心只想找一份任人羡慕的职业,至于自己能否胜任,是否适合自己,能不能有所发展则不予考虑。其结果要么因超越现实而无法实现,要么在工作岗位上因无法施展才干而业绩平平。   2、防止图享受的思想。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往往对大学生最具有诱惑力,但也是导致毕业生择业失败的误区之一。客观地讲,毕业生希望自己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这种职业期望值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有部分毕业生对这类单位的职业活动特点知之甚少,而对其收入和生活条件期望过高,甚至有部分毕业生只重金钱,图实惠,只要生活条件好,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抱负。这种只图一时实惠和享受,不考虑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的思想倾向,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   3、防止图安逸思想。害怕艰苦,不愿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和艰苦地区工作,这也是导致部分毕业生择业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有几分耕耘,便有几分收获。人生犹如一个竞技场,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便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   4、防止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择业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要来考虑,确定择业期望值也应如此。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择业期望值的过程中,如果偏离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实际能力,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从而偏离了自己的择业目标。有的毕业生明明在某一方面的素质好,却轻易地放弃了能发挥自己这方面素质特长的单位或岗位的选择,这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不利的。   5、防止期望值过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眼睛死盯着“好单位”,宁愿呆在“上面”无所事事,也不愿到“下面”较适合自己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实践表明,择业期望值过高最容易使人陷入两种困境:一是由于期望值超出现实而使自己在择业时屡屡失败;另一是,即使侥幸获胜,也会因自身能力不及,工作无法胜任而处于被动困难之中。
三、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原则   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综合考虑自己的素质情况,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于在职业岗位上能够顺利、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发挥个人素质优势主要包括:   1、发挥专业所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从所学专业特点出发,做到专业基本对口。这样就可以在职业岗位上发挥所长,大显身手。   2、发挥能力所长。同一专业的同届毕业生,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能力也有差异,根据不同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职业岗位,是充分发挥个人素质优势的最佳体现。比如,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适合搞教学、宣传工作;有的设计能力较强,适合从事设计工作;有的研究能力较强,适合搞科研,有的组织能力较强,适合领导或管理工作;还有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强,适合从事文秘、编辑等工作。由此可见,根据自己的能力所长选择职业岗位,既是胜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发挥个人最大潜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需要。否则的话,事与愿违,功不成、业不就,就会贻误事业与前程。   3、适当考虑性格特点。就性格本身来讲,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成就的高低。同一性格的人,有的可能很有作为,有的则可能一事无成。性格相异的人也可能在同一领域、同一职业中成才。但是,在选择职业岗位时,适当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性格所长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职业活动中,有的人是用理智去衡量一切并配合行动,这样的人就适合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有的人很有主见,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就较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或领导工作。 气质与职业匹配理论。   气质是指个体一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学中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人的气质不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一样,其职业活动的适应性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1、多血质类型的人反应敏捷、灵活、情绪外露、活泼开朗、善于交往,具有较突出的外向型特点,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给人以颇有优越性或特殊才能的感觉。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能够施展出自己的才干,他们是充满自信和活力的人。因此,多血质类型的人对所有的职业都具有适应性,在公共关系和广泛的社会职业领域里,都可以发挥特长,无论哪种工作,他们都可以胜任。这种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从事营销业务、广告宣传、商务活动中介、贸易谈判、工作接待、导游等。他们的外向性特点,使他们更适合于社交性强的工作,如政治家、外交家、商人、管理者、律师等。而对于过于简单、细致和琐碎的工作,对缺乏竞争和刺激、只要求细心谨慎的工作,多血质的人不太感兴趣,也做不深入。   2、胆汁质类型的人热情、行动迅速、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勇敢、喜欢表现自己,但又往往给人以不稳重、易冲动的感觉,因此,胆汁质的人适合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政治家、外交家、记者、作家、商人等职业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胆汁质的人对工作不那么专注,或者他们的热情开始很高,但不能长久,不少胆汁质的人经常更换工作或职业。他们会凭着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要固定工作,而是成了自由职业者,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工作着。
胆汁质的人看起来与细致工作无缘,其实并不尽然。胆汁质的人也有特别精细的,他们不拘于眼前的胜负,而专注于行动,热情地向自己的极限挑战。胆汁质的人只要干,在任何工作中都会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   3、粘液质类型的人理智、沉着、稳重、安静、吃苦耐劳,善于控制和忍耐,但反应缓慢,常给人以呆板、执拗的感觉,适合做各种有条不紊、勤勤恳恳、需要长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
粘液质的人能力也不一般。他们的出色之处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任何人都能配合协调,能很好地利用协调性、积极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出卓越的能力,而且不论地位高低,都能在各自的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他们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医师等内向型职业,而且可以活跃在政治家、外交官、商人、律师等外向型职业领域。当然,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是策划及一般事务性工作。由于粘液质的人能冷静地判断自己的才能,因而对不完全熟悉的特殊专业他们并不勉强自己。不少人会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岗位上苦苦工作一辈子,直到退休。   4、抑郁质类型的人内向、感情丰富细腻、情绪体验深刻,工作责任心强,但给人孤僻、怯懦、拘束、行动迟缓的感觉。他们比较适合选择稳定性强、变动小的工作,或选择需要一个人艰苦奋斗的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开发和医学等内在要求慎重、细致、周密思考的职业领域。 不过也不能绝对地说抑郁质的人对其他的职业都不能适应。无论置身于什么样的职业,只要肩负了责任,抑郁质类型的人都会一丝不苟,加倍努力,他们会以所从事的工作为荣,努力解决因不太适应而造成的困难,努力把工作做好,这正是抑郁质人的长处。可以说,抑郁质的人在选择了与其适应性相反的职业时,也会安心地干下去。但抑郁质的人内心很孤独,很不擅长与人共事,因此,在与人交往较多的职业上,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的来说,要求迅速灵活作出反应的工作,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适应,而粘液质和抑郁质者则不太适合;反之,需要持久、细心的工作,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多血质和胆汁质者较难适应。因此,在培训和选择职业人员时应当测定人的气质特点,并作为录用和淘汰的依据之一,这项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人的气质类型的不同,不同的职业对人气质特征的要求也不同,大学生在择业时,有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了解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特征的要求,然后选择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在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活动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


第二节  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并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思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 二、为何要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析自我,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   4、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提供前进的动力。   5、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通过自我评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   7、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
职业生涯规划的简单步骤   面试时候主考官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获得这个职位,你将如何开展工作?这就是你必须回答的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未来的路在哪?如何找到我满意的工作?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潜移默化的在心里想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许这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意识,只要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就明确了。   1、What you are?首先问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这是自我分析过程。分析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教育背景、专长、过往经历和思维能力。这样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   2、What you want?你想要什么?这是目标展望过程。包括职业目标、收入目标、学习目标、名望期望和成就感。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只有不断确立学习目标,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登上更高的职业高峰。   3、What you can do?你能做什么?自己专业技能何在?最好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
长,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同时个人工作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积累。判断你能够做什么。   4、What can support you?什么是你的职业支撑点?你具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以及你的各种资源和社会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关系,也许都能够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5、What fit you most?什么是最适合你的?行业和职位众多,哪个才是适合你的呢?待遇、名望、成就感和工作压力及劳累程度都不一样,看个人的选择了。选择最好的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根据前四个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6、What you can choose in the end?最后你能够选择什么?通过前面的过程,你就能够做出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你做好了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做出了准备,当然比没有做准备的人机会更多。
四、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遵守如下准则:   ①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之母。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②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③择世所需。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不仅仅是有社会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要长久。   ④择己所利。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你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简单步骤和原则,个人就可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了。根据不同的情况,个人可以制订一个整体生涯规划,作为一个纲领性长期规划;或者制订一个3~5年的生涯规划,作为一种发展的中期规划;或者制订一个1年的生涯规划,作为一个可操作性强,变化较小的短期规划。有了规划生活就有了目标,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是同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个人追求幸福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和个人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要把职业生涯和家庭、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第三节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法
  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尝试自己做职业生涯的规划。这里介绍一种五步法,即用五个问题做归零思考。这种方法是被许多成功人士应用的方法,依托的是归零思考的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如果能够成功回答完五个问题,您就有了最后答案了。

五个问题依次是:   1、 我是谁?   2、 我想做什么?   3、 我会做什么?   4、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5、 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您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如果您有兴趣,现在就可以试试。先取出五张白纸、一枝铅笔、一块橡皮。在每张纸的最上边分别写上以上五个问题。 然后,静下心来,排除干扰,按照顺序,独立地仔细思考每一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回答的要点是: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写完了再想想有没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干什么?”可将思绪回溯到孩童时代,从人生初次萌生第一个想干什么的念头开始,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回忆自己真心向往过想干的事,并一一地记录下来,写完后再想想有无遗漏,确实没有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则把确实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都一一列出来,认为没有遗漏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的回答则要稍做分析:环境,有本单位、本市、本省、本国和其他国家,自小向大,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范畴之内;在这些环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搞明白后一一写下来,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   如果能够成功回答第五个问题“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您就有了最后答案了。做法是:把前四张纸和第五张纸一字排开,然后认真比较第一至第四张纸上的答案,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答案用一条横线连起来,您会得到几条连线,而不与其他连线相交的又处于最上面的线,就是您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您的职业生涯就应该以此为方向。并在此方向上以三年为单位,提出近期、中期与远期的目标;再在近期的目标中提出今年的目标;将今年的目标分解为每季度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每天目标。这样,您每天睡前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目标进行反省,总结当日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修正明天的目标与方法,第二天醒过来后稍加温习就可以投入行动了!这样日积月累,没有不能实现的规划。


第四节  什么是职业锚
    “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是由美国E.H.< 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施恩教授提出的。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的专门小组,是从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中演绎成的。   所谓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设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这个所谓的“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锚(职业定位)已经成为职业发展、职业设计的必选工具。国外许多大公司均将职业锚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参考点。我们将此理论编入本册,希望能给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点启发。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将职业锚拓展为八种锚位:   1、技术/职能型: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2、管理型: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它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3、自主/独立型: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意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4、安全/稳定型: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满足、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5、创业型: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6、服务型: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着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7、挑战型: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它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   8、生活型:生活型的人是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甚至可以牺牲他们职业的一些方面,如:提升带来的职业转换,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他们认为自己在如何去生活,在那里居住,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以上的描述,也许每一条都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为了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请你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   (1)、你在中学、大学时,主要在哪些知识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尤其是你的课外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哪些知识?   (2)、如果同样付给你年薪100万的薪水,并且你不会遭遇失败的话,你情愿选择做什么工作?   (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4)、哪些知识和哪种学习、工作的方式是你最喜欢,最不喜欢的?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你的价值?   正如许多分类一样,以上的分类也无好坏之分,之所以将其提出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据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人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集合而成为他的“职业锚”。它告诉此人,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进程中,梳理自己的职业经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就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大步迈向成功。希望你早日找准自己的“职业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人的“职业锚”抛出得很早,“锚”得也很坚实,从大学的专业学习时起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人的职业锚抛出得很晚,一路风景走过,但最终要看是否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所爱。   不管我们现在是否发现了我们的职业锚,“职业锚”这个职业规划的工具都可启发我们,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关键是我们要找准我们自己的定位,过我们想要过的生活,而不是盲从别人的做法。


第五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二十则技巧
    1、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2、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3、职业生涯的每一次飞跃式发展都是以学习新知识、建立新观念为前提条件的。   4、在职业生涯早期,对自己锻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期,挣钱最多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在职业生涯后期,实现人生价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5、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中,什么时候你的工作热情、努力程度不为工资待遇不高、不为上级评价不公而减少,从那时起你就开始为自己打工了。   6、千万不要把你的主要精力放在帮助你的上级改正缺点错误上,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能从他身上学到的优点,一定多于能帮他改正的缺点。   7、确定你的职业锚之日,就是你的职业转变为你的事业之时。   8、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没有空白点;每一种环境、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锻炼,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机会。   9、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目标,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都是有价值的。   10、在职业生涯初期,我们可能做的是自己不喜欢而且不想从事一生的工作。要分清:喜欢不喜欢这份工作是一件事,应该不应该做好这份工作、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是另一件事。切记:职业生涯发展是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当你还没有能力做好一项工作时,就没有资格说不喜欢。   11、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改目标,就是不改方法。   12、职业生涯没有目标不行,目标太多不行,目标总变也不行。对目标的处理方法是:选择、明确、分解、组合,加上时间坐标。目标分解是在现实处境与美好愿望的实现之间建立可拾级而上的阶梯,目标组合是找出不同目标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3、求知是自我实现的前提,求美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14、只有暂时没有找到解决方法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15、自我实现让人兴奋,天人合一使人平静。   16、企业不仅是挣钱谋生的场所,更是学习进步、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17、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内职业生涯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18、外职业生涯的因素通常由别人决定、给予,也容易被别人否定、剥夺;内职业生涯的因素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得,并且不随外职业生涯的因素改变而丧失。   19、外职业生涯略超前时有动力,超前较多时有压力,超前太大时有毁灭力;内职业生涯略超前时很舒心,超前较多时很烦心,超前太大时要变心。   20、正确的角色定位需要理智,及时的角色转换需要智慧。   这二十则技巧实际上也是对有关职业和人生问题的一系列思考,看完以后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第六节  如何有效利用校园资源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简介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信息网是在学院就业指导处指导下旨在给广大同学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资讯的综合性网站。网站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帮助各年级学生在就业之前了解就业,指导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网站现正在不断完善中,就业信息网网址:http://jybgs.jljy.edu.cn      职业规划与就业信息博客网址http://mfc6271.blog.163.com/     第二章  心态篇
  第一节  如何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应着重克服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   2、卑畏怯的心理。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3、急功近利的心理。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放弃所学的专业。这种心理可能会使得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   4、患得患失的心理。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5、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又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凑热闹;另一种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而是觉得反正国家要兜底,反正有优生优分的政策,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这种心态也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  
第二节  大学生求职心态三要素
  1、乐观向上 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如果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进取欲望,是很难获得成功的。相反如果您是一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求职者,总是能把每一个面试机会看成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是新的成功在向您招手。 2、直面面对 直面面对是一位成功者的基本素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就肯定会有收获,哪怕是拿钱买教训,吃亏长见识也是值得的。有这种心态的求职者在面试时就会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从而会大大增强面试时的自信心,这样在应对主考官的提问时,也会回答自如、理直气壮。即使遇到比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强的竞争者,都不会自惭形秽。有了这种积极的求职心态,求职者一定会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耐力,努力去寻找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直到自己成功为止。 3、不卑不亢 产生这种态度的求职者首先表现出对自己极度的自信,他们会认为现在的应聘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有权利去选择我们毕业生,而我们毕业生同样也有资格和权利去挑选一个适合自己专业和特长发挥的用人单位。有了这种想法后,求职者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不卑不亢的态度,这样求职面试时可能产生的恐惧、紧张心理就会消失了,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第三节  最要不得的五大求职心态
  1、信心不足 出现这种求职态度的毕业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这些求职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还没有"上战场"就感到自己不行了,特别是面对多人面试的场合,他们害怕得不得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信心不足的态度也是正常、普遍的。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求职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很没自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对自己信心不足,那么到底该怎样增强自己的信心呢?首先要时刻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要在实际行动中逐步磨练自己。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2、不以为然 许多毕业生可能已经联系好了用人单位,但是离正式工作还有一段时间,为了打发这段时间,他们往往会利用空闲时间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一个暂时性的工作岗位。由于自己心中有底,他们往往把应聘这种短暂性的工作当作"撞大运",如果运气好可能会应聘成功,应聘不成功也没什么关系。于是这些人在面试时,表现出一种大大咧咧、不以为然的态度。回答主考官提出的问题时,也是嘻嘻哈哈,一点儿也不正经。当然像这种碰碰运气、不以为然的求职态度,很难使应聘获得成功。 3、趋之若骛 趋之若骛的求职态度在求职择业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岗位,报考的人数越多,她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于是人们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饭店及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甚至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因此,我们在就业指导中再三告诫学生,求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从事,决不能“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 4、目空一切 许多毕业生刚刚从学校走出来,常常会认为自己学识丰富、能力非凡,而且相貌英俊潇洒,用人单位肯定是人见人爱。但是当他们听到主考官们的一连串的提问、追问、反问时,就感觉到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或者自己本身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而此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却使自己在应聘时更加慌张。目空一切的求职者最后换来的可能是无人理睬。 5、急功近利 这种求职态度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人、高地位的渴求。许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涌向经济特区,涌向三资企业,或者是开创民办科、工贸一体的公司,他们都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比较稳定,而且收入也比较丰厚。  
第四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在不少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消极不良影响,也可以说是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择业是十分不利的。只有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才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选择。 1、择业自卑感及其心理调适。 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面对改革的浪潮,看到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也是比较普遍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择业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很没自信等。 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有自卑感。怎样消除自卑感呢?首先要相信自己,因为自卑主要产生于缺乏自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正如有的人讲“上帝不会把所有幸运都送给别人,而把所有不幸带给你”。应该说张海迪是最不幸的,她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连行动的自由都没有。但她身残志坚,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不但获得硕士学位,还自学掌握了几门外语,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和著作,赢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行动,在实际行动中逐步加强一种信念——我干什么都行。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必须消除的心理障碍,市场经济需要开拓精神和自信心,这正是有自卑心理的人所缺乏的。自信心是求职过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求职时畏首畏尾会给人以无能的印象,使求职不易成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正确评价自己对有自卑感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确评价自己的办法就是要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的财富对于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都有所长,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可以有效克服自卑感。 其次,要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说:“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干好”等。 再次,克服惧怕心理。不要怕失败,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充满自信心,是成功的前奏。 2.择业焦虑及其调适。 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大。事实也是如此,毕业分配制度未改革,大学生们呼唤新的毕业分配政策的出台,想冲破旧制度的束缚;然而一旦把求职的自主权送到他们手中时,他们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及各种信息的刺激,反而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例如,这几年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以来,总有一部分人一时没找到工作,这本来是正常现象,要找到本人求职愿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需要时间过程,甚至是机遇。但不少同学怕自己走入这个行列而忧心忡忡。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胆战心惊。尤其对自己向往的高职位、高待遇的单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用条件越严格,有的同学就越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当然还有的因自己是女生而怕求职困难,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这些都是择业心理焦虑现象的表现。 刚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择业的焦虑心理是正常现象。加之我国刚刚进行毕业分配改革没几年,很多人对人才竞争不了解,没体验,心中无底也容易产生各种焦虑心理。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是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人只有面对压力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这样的战胜压力取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但是,如果心理上过度地焦躁、沮丧、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他的潜能和才华,给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要克服焦虑的心理,主要是要更新观念,打破中国传统的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新观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恐怕要伴随你一生。大学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还可能丢掉这个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立了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当然还应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这样做容易使择业失败,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忧虑的情感。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 3.择业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所谓嫉妒,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内化就是嫉妒心。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实际上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满足方式。强烈而持久的嫉妒心往往会对本人及对方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某些国家正式将其列为一种心理疾病。 嫉妒心在大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只不过是轻重有别。在实际生活中,任何理由都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如嫉妒别人长得高、漂亮,嫉妒别人能歌善舞,嫉妒别人朋友多,嫉妒别人学习好等。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的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而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卑劣手段。别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心还会使团体内(班级或宿舍内)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嫉妒者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甚至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所以嫉妒心是于人于己都不利的不良心态,新时代积极进取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克服它。 嫉妒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胸狭窄,虚荣心太强,名利思想太严重等,实质上是自私的表现。嫉妒心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它主要靠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来克服。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其一是要真诚待人,其二是要学会爱人。做人要诚实,这是立身之本,诚实的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潇洒地工作和生活,不会因做了亏心事而自欺欺人、担惊受怕、惴惴不安。诚实的人还可以主动改善人际关系,做好工作,使事业取得成功。爱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道德遗产。古时候孔子在解释“仁”的涵义时只概括为两个字:“爱人”,“爱人者恒爱之”,是古今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帮助,有痛苦时给予安慰,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当然提高道德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地加强自我修养。如果体察到自己有嫉妒心,就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控制、调节,及时把这种不良意识排除在自我人格之外。如果别人在某些方面确有优势,而自己明显不足,就要坦然对待,审时度势,下决定去超越,或转移竞争方向,在其他方面努力做出成绩。90年代的大学生应有这样的胸怀,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要有勇气超过别人。 4.择业怕苦心理及其调适。 现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学工不爱工,学农不爱农。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最好是弹性坐班的单位。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国家各大部委、各大公司。大学生要求所选择的工作要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校一宣布某外企招聘人,几个名额能有几百人参加;而一些国家需要但不能满足“六点”的单位求贤若渴却无人问津。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有些同学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是死守“六点”的结果。怕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求职前就应克服怕苦的心理。 要克服怕苦心理,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即使是“三高”职位也同样需要吃苦。曾有过一些大学生,千方百计挤进了外企后,又很快跳槽了,其原因是受不了外企紧张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另外也应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例如,世界大富翁、世界级企业家美国的哈默博士,他在2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那时的他完全可以在美英这些发达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勇敢地进入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前苏联,在那里他住的是从未见过的污秽的房间,与臭虫、老鼠为伴,没有洗澡间,没有水,没有面包。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做了石棉、铅笔、毛皮、古董等多项生意,他的事业又取得巨大的成功。当然,要克服怕苦的心理,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需要实践,大学生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这对求职成功会大有益处。

第五节  如何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
  一、学会客观、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毕业生们要学会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善于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择业目标,既不妄自尊大,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妄自菲薄而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为了准确地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要学会以总体的眼光与别人进行客观、全面的比较。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二、消除从众心理 择业中存在“往高处走”的从众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当“人往高处走”时,我们应该想想,这个众人所向往的“高处”是否就是真正“高处”,是否一定适合自己的发展。在择业中不能一味顺应“从众心理”,科学的择业方法应是选择社会需要的并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以个人所长择社会所需。 三、培养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摆在毕业生面前的是希望与痛苦并存,失望与机遇同在。严重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稳定而良好的情绪会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从而满怀希望地投入到就业大潮中。因此,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控制,是择业成功的基石。 四、克服"主见缺乏症",培养果断的决策能力 人无完人,工作单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不可能达到各方面都如人愿。千万要克服"主见缺乏症",培养果断的决策能力。 1、分析所有的单位中哪一个更适合自己,更有利于潜能的发挥或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特长等。 2、分析哪一个单位更有利于发展自己。 3、分析哪一个单位需要你更迫切些。 4、分析哪一个单位更有持久性,即能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毕业生在确定工作单位时,应对社会、对自己有正确充分的认识了解,综合各方面因素作出明智、果断的抉择。     第三章: 求职篇
  一、如何收集和使用求职信息 择业决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与择业有关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转换的过程。在择业过程中,无论是职业目标的确定、求职计划的设计还是决策方案的选择,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都是基础。就业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作为初次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应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用人单位的信息。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对用人单位情况不甚了解,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只挑选大城市而不问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就盲目拍板等等,要避免这些现象,做到对用人单位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关键在于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2、职业情况。了解产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趋势;了解职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该职业发展的趋势,使自己总揽全局,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3、当年毕业生总的供求形势。如全国当年毕业生的总人数,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供大于求等等。 4、本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适用范围、对口单位的情况。 5、同自己专业直接对口或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单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要掌握信息的来源和渠道, 现在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很多,尤其是网络上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就业信息,获得就业信息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便捷,二是权威。根据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上述两个原则,本文推荐以下几种途径: ①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就业信息具有准确、可靠、多样、具体的特点,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来源。学校的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各用人单位、各地方人事部门发来的就业信息;各类供需见面会的就业信息;直接到学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就业处一般会在学校就业网站上和宣传栏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发布。 ②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每年一些地区的人才服务中心或就业指导中心都会举办规模不等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这些供需见面可能是分行业举办,也可能是分地区举办,在供需见面会上毕业生可以掌握较多的信息。参加供需见面会要特别注意主办单位是什么单位,以往主办的类似的供需见面会效果如何,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主办的供需见面会效果相对较好。 ③各类媒体。如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在使用这些媒体时同样要注意权威性和专业性,例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绝对挑战》节目、《中国大学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中华英才网、《中国贸易报前程周刊》等资源都能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信息。 ④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中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 ⑤亲朋好友。通过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要做好求职信息的利用。毕业生通过上述渠道所收集到的原始就业信息可能比较杂乱,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处理,使获得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的特点,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服务。在处理这些信息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①、掌握重点。将收集到的所有就业信息进行比较、初步筛选之后,把重点信息选出,标明并注意保存,一般信息则仅做参考。 ②、适合自己。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毕业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例如,如果想在福州就业,就应经常关注海峡人才报、中国海峡人才网等媒体,如果想去广州就业,就应经常关注南方人才网、中山大学就业指导网等。 ③、注意信息的时效性。人才市场瞬息万变,用人单位发布需求信息后,随时都会收到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能体现出你积极的态度,为求职成功增加法码。因此,收集到就业信息后,应及时使用,以免过期。 二、如何做好自荐材料 自荐即自我推荐,它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环节。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让用人单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选择自己,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正确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即成功地自荐。只有成功地自荐,才能获得进一步面试的机会。 自荐材料是毕业生用来和单位取得联系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自荐材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敲门砖”,推荐、面试、录用都离不开它,自荐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能否成功就业。 (一)自荐材料的作用 1、自我评估,做出择业取向。编写自荐材料过程中,毕业生逐渐清楚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对自身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明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把职业的要求和自己个性特征、实际才能结合起来,理性思考,做出明智的择业取向。 2、宣传接洽,通往成功就业的阶梯。通过自荐材料,用人单位不仅可以了解你的个人简历,而且了解你的知识能力以及特长、爱好,并能够争取到一次面试机会。 3、重要依据。自荐材料是用人单位面试出发点及面试后做出取舍的主要依据。 (二)编写自荐材料的要领 1、目标明确。组织和编写自荐材料的大目标和大方向就是为了就业,凡有利于就业的各种材料、各种组织编写方法都可以加以运用。 2、针对性强。即编写自荐材料时,应根据大致的就业意向,根据应聘的行业、职业或单位特点进行材料的合理组织、安排和撰写。要做到有针对性,就须做到知己知彼,根据不同情况写出最适宜的自荐材料,“投其所好”。 3、客观实用。即实事求是,摆正位置。在编写自荐材料的过程中要采取客观真实的思想态度,可以说,自荐材料的真实性是一个择业者的生命线,一旦用人单位发现自荐材料有假,便失去理想的就业机会。另外,在文体上,自荐材料属于实用文书写作中的说明文一类,其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切不可过分追求文笔超脱,言辞华丽,而舍本逐末。 (三)自荐材料的内容及特点 1.自荐材料的内容 自荐材料内容主要包括:求职信、学校推荐表 (证书复印件等)、个人简历、附件等内容。 学校推荐表在自荐材料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必要的一环。可以说这是一个官方的认证,具有权威性,用人单位对此有较高信任度。把它放在自荐材料中加大了自荐材料的可信度及自荐力度。学校推荐表一般包括本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奖惩情况,自我鉴定,组织意见等部分。正因为学校推荐表统一规范,易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内容上也难于全面,缺乏个性。所以这就要求毕业生在组织编写其他自荐材料中既要不重复,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添加。必要时也可在学校推荐表中选取具有价值和利于就业的重点部分进行复印(如学习成绩、组织意见等)加入自荐材料中。 附件即指能证实自荐材料中所列的各方面情况的原始证明材料,它也是证明自荐材料的真实性和自荐人各种能力的有力证据。为防止投递过程中丢失,可用复印件,一般用人单位决定录用后是要看原件的,所以原件一定要妥善保存。 2.自荐材料的特点 (1)客观性。自荐材料必须要以事实做基础,以能够顺利就业为目的。 (2)创造性。自荐材料从形式到内容,材料的结构和组织取舍完全可以发挥自荐者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一些用人单位常常被这些创造性很强的自荐材料所吸引,下定了进行面试录用的决心。但创造性并不等同于求新求异,要切忌把材料搞得花里胡哨,哗众取宠,要把握好创造性和求实的尺度。 (3)独特性。正因为自己编撰自荐材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它也最能充分展示择业者的个性特征,使自荐材料具有他人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4)全面性。要针对应聘对象,取舍得当,突出重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让用人单位能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促使对方早下面试录用你的决心。切勿为求全面,讲究面面俱到,反而啰哩啰嗦,而应在全面中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怎么有利于就业就怎么调整。 (四)自荐材料的整理与包装 1.自荐材料的整理 自荐材料的整理包括以下5个阶段: (1)搜集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搜集个人自荐原始材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搜集材料的原则就是为就业服务,以择业目标为中心,按需搜集。即围绕就业目标所需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和能力等进行,注意专业特点、个人能力与行业特点的统一 (2)分类整理。搜集的原始材料很多,在分类整理过程中一般按以下五个大方面进行专题细分:个人简历性材料,专业学习材料,特长爱好材料,社会实践材料,奖励评论性材料。 (3)编辑审查。分类整理之后就要进行一个编辑审查,即对分类的材料进行汇总编辑,检查一下材料是否有明显遗漏,不能出现材料残缺。同时材料含糊甚至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一定要撤除或修补。还要对材料上是否有错别字等细节进行校对。 (4)、汇总分析。经过分类整理和编辑审查后,首先要把同类型的材料集中起来;然后对材料的使用价值进行自我分析评估;最后把材料依其价值评分分清主次,一一罗列出来,以便于编写使用。 (5)、合理编撰。在编撰自荐材料的过程中,要针对所应聘目标的具体情况,合理取舍,有机组合,充分体现择业者的优势与特长。 2.自荐材料的包装 当把自荐材料的主体部分在原始材料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应聘目标编写完后,就要进行包装这一工序了,即完成封面(主题)设计和自荐材料的装订工作。封面的设计是丰富的,但其基本原则是美观、大方、醒目、整洁。封面设计要有一个主题(标题),一个好的主题,往往能够一下子把用人单位抓住,促使招聘者想进一步了解自荐材料的具体内容。而且封面的设计风格与自荐材料内部主体内容风格要一致,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同时,封面设计中最好体现出择业者的姓名、专业、年级、学校等最基础的内容。在自荐材料的装订中最好采用标准纸,用计算机打印,不要用繁体字(有特殊要求除外),装祯不要太华丽,保持整洁明快是最重要的。 3.投寄自荐材料的一般程序 投寄自荐材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递交,另一种是间接递交(包括转交或以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投寄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求准确、便利、快捷,要在用人单位规定的投寄时间内寄到。 投寄自荐材料,首先,要明确投递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逐一检查自荐材料,不要有遗漏与错误,特别是材料内容是否与投递对象一致,千万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样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尊重,对择业者也是个遗憾与损失;第三,要注明双方联系办法。如果以信函方式,则要把投递地址写清楚。接收方若是具体人,则要把姓名写清楚、写正确。同时,职位称谓、单位的地址、名称等不要写简称。此外在自荐材料的明显位置必须有联系办法,以方便用人单位与自荐人联系。还有,信封要用标准信封,在信封上也可写上联系办法。注意上述几点后,再经过确认,就可以把一份精心编制的自荐材料投寄出去了。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求职信,求职信是一种介绍性、自我推荐的信件,它通过表述求职意向和对自身能力的概述,引起对方的重视和兴趣。一封好的求职信可以向阅读者说明你的才干。一般来说,打开自荐材料,首先看到的便是求职信。正是有了求职信,阅读者才会对你的简历上所写的经历与业绩感兴趣。所以,求职信无论在文体上还是内容上都必须给阅读者留下好印象。 (一)求职信的格式 求职信是寄给求职单位的,事关重大,因而它既和书信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一般来说,求职信是属于书信范畴,所以其基本格式应当符合书信的一般要求。主要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附件等六个方面内容。 (1)称呼。求职信的称呼往往比一般书信的称呼正规一些,在实际书写时要区别对待:如果写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处领导,用“尊敬的xx处长(科长等)”称呼;如果求职三资企业,则用“尊敬的xxx董事长(总经理)先生”;如果是写给其他类企业厂长的,则可以称之为“尊敬的xx厂长(或经理)”;如果写给大学校长或人事处的求职信,则称之为“尊敬的x x教授(或校长、老师等)”。不要使用“x x老前辈”,“x x师傅”等不正规的称呼。当然,有些求职信,也可以不写姓名,如“尊敬的负责同志”、“尊敬的董事长先生”等。 (2)正文。这是求职信的中心部分,其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要求说明求职信息的来源,应聘岗位,本人基本情况,工作成绩等内容。 (3)结尾。一般应写明希望对方给予答复,并盼望能有机会参加面试及简短的表示敬意、祝愿之类的祝词。如“祝贵公司兴旺发达”、“顺祝安康”、“深表谢意”等,也可以用“此致敬礼”之类的通用词。 (4)署名。应注意与信首的“称呼”相一致,一般都在署名前加上一些“您诚恳的xx”、“您信赖的xx”、“您忠实的xx”之类的词语,也可以写成“您的学生x x”,还可以什么都不写,直接签上自己的姓名。 (5)日期。一般写在署名右下方,最好用阿拉伯数字写,并写上年、月、日。 (6)附件。求职信一般都要求同时寄一些有效证件,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的复印件以及简历、近期照片等。最好有附件目录,这样既方便招聘单位的审核,同时也给对方留下一个“有条不紊、很负责任、办事周到”的好印象。 (二)求职信的内容 求职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说明本人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的来源; (2)说明应聘岗位和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各种能力; (3)介绍自己的潜力; (4)表示希望得到答复面试的机会。 求职信开始之前,首先要用“您好”之类的问候语,如果知道信件最终将送到谁的手里,信的开头可直接尊称,视对方的身份而定。如尊敬的xxx先生(或女士)。在第一段里,你可以简单地叙述一下你写求职信的理由,可以扼要说明一下你是怎样知道招聘信息的,何时注意到该公司,如果公司中有人为你推荐过其职位,可巧妙将此事写入求职信中,但千万不要给人以自我炫耀的印象。例如: 公司人力资源部李明先生: 您好! 从学校公布的招聘信息中获悉,贵公司需招聘一位营销人员,为此,我特向你们申请这一职位。 第二自然段,应阐明你对单位或职位感兴趣的原因,以及你有价值的背景情况和满足招聘要求的能力。这一段落是核心部分,通常用一段或两段来写。这些内容要有说服力,说明你怎样适合这个职位,更重要的是表明“你能给公司什么。如果公司录用你,你能为公司做出什么贡献”。这部分的写作与个人简历是相辅相成的,要说明你的个人能力,但又不能把简历内容全写进去,只选最能代表自己长处、技能和业绩的项目写进去,同时注意不要单纯写自己的长处和技能,而是要着重说明这些长处和技能能给公司带来什么益处。例如: “我勤奋努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并且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我非常愿意把我在工作中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我的责任心与热情贡献于像您这样的公司”。 最后一段,要写出你对招聘单位的希望,委婉地提出面试的要求,因此在这一段里最好向招聘者说明“何时”、“何地”、“怎样”与你联系,当然联系办法越简单越好。例如:“关于我的个人简历一并附上,如您能在百忙中抽时间回复我,给我机会,我将不胜荣幸,若需联系请打电话:(0431)6266xxxx,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材料。”结束时,通常是标准式的,不能一味的阿谀奉承,但可以写得灵活一点,如“致以友好的问候”,也可采用“此致敬礼!”。最后的署名要亲自签名,不要忘了写上日期。“附件”也不应遗漏,在求职信的左下角写上“附件”注明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名称(目录)。 (三)求职信的写作技巧 1.态度真诚,摆正位置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各位美国人,你们国家并不向你们索取什么,但请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写求职信时,要写什么内容,请想想这句名言,首先应该想公司要我来干什么?或者换句话,不应该写自己需要什么,获得该职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而应该写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有了这样的态度,才能摆正位置。另外在写求职信时,要诚恳礼貌,切忌自吹自擂,炫耀浮夸。虚弱怯懦、缺乏自信也是不可取的。 2.整洁美观,言简意赅 求职信文字的整洁美观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好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的求职信都用计算机打印出来,但如果你的毛笔或钢笔字写得很好,建议你用手工工整整地书写,这样能给人以亲切之感,同时也向用人单位展示了你的特长。不管手写还是打印,都应注意言简意赅。一般而言,求职信以A4的纸张一页为宜。如果确实有内容,则不宜超过两页,或者作为附件或面谈时再说。求职信当然不能太短,太短则显得没诚意,说不清问题,自然难以引起注意;太长不但会浪费阅读者时间,也会引起反感。所以,在写求职信时应打草稿,反复推敲:意思是否清楚,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练完美等。 3.富于个性,有的放矢 求职信的重要目的是力求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求职者在开头应尽量避免许多客套话、空话,要以一句简单的“您好”,直接切入主题,如“从光明日报得到贵单位招聘人才信息,”这也能使单位主管感到单位名声在外,广告费没白花,无形中增加了好感。要不就用一两句富于新意的话吸引阅读者。比如一位在外地求学的毕业生给家乡所在单位写求职信时用“请接受一名家乡籍在外求学的学子对您的问候”,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距离。求职信的核心部分是自己胜任工作的条件,这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所以,在动笔之前要着眼于现实,对应聘单位情况要有所了解,以事实与成绩恰如其分、有针对性地介绍和突出自己的特长。求职信与应聘单位要能够一一对应。目前有许多毕业生一稿多投,本来想“普遍撒网,重点打捞”,结果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因此,建议如用计算机打印求职信,可多准备几份,根据不同单位选择内容,如三资企业,最好中英文都有,既可自荐又显示你外语水平。在内容上,如应聘的是科研人员,你却大言自己生性活泼,爱动爱跳,介绍这些与专业职位不相干的特长不但不能起好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如果要从事营销或管理工作,你最好要突出在校实践活动,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和自信心,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察其所需,供其所求,显现个性,赢得胜机。 4.以情动人,以诚感人 语言有情,会更有助于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感动对方,写求职信更要注意这一点。那么怎样做到以“情”动人呢?关键在于摸透对方的心理,然后根据你与对方的关系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求职单位在你的家乡,你可以充分表达为建设家乡而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志向;如果求职单位在贫困地区,你就要充分表达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而奋斗的决心;如果求职单位是教学单位,你就要充分表达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总之,你要设法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得到对方的赞许。这样,你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注重以情动人的同时,还要以“诚”感人,以“诚”取信,即要态度诚恳、诚实,言出肺腑;内容实事求是,言而可信,优点要突出,缺点不隐瞒;恭敬而不拍马,自信而不自大。只有“诚”才能取信于人,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最后,提醒求职者在写求职信时,还要切忌以下六点: (1)错字连篇,主次不分; (2)长篇累牍,无的放矢; (3)条理不清,逻辑混乱; (4)好高骛远,炫耀浮夸; (5)过分谦虚,缺乏自信; (6)用词不当,礼节欠缺。 最后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个人简历的撰写,个人简历是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经历、成绩的概括集锦。个人简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自己,从而为自己创造面试的机会,最终达到就业的目的。个人简历一般作为自荐信的附件,呈送给用人单位。 (一)个人简历的形式 个人简历一般有三种形式:表格式、时间顺序式、学习工作经历式。表格式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工作的经历,使人一目了然;时间顺序式是按年月顺序,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条理清楚;学习工作经历式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充分表现自己的技能、品德。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采用表格式和时间顺序式最好。 个人简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性格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等。 (2)、学业有关内容: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学位、主要课程成绩、外语、计算机掌握的程度。 (3)、本人经历:大学以来的简单经历,主要是学习和担任社会工作的经历等;有的还可以从毕业的高中写起。 (4)、自我评价:总结大学阶段的表现,并由班主任或学院主管领导填写意见。 (5)、所获荣誉: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及奖学金等方面所获荣誉。 (6)、本人愿望: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 (二)编写个人简历的原则 个人简历真正的用处就是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自己,从而提供可能的就业机会。因此简历要写得简洁精炼,切忌拖泥带水。简历的格式要便于阅读,有吸引力,从而使用人单位对自己有良好的印象。如果自己感觉到有些字眼需要特别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可在这些词句下面划杠,或加着重号提醒。当然,简历的用语要得体,书写要工整清楚。 (三)编写个人简历应注意的问题 (1)简历与自荐信不同,简历是叙述求职者的客观情况,而自荐信则是主要反映求职者主观情况和求职意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荐信是对个人简历的必要说明和补充。 (2)简历是一份材料,重在证明个人的身份详情、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学习成绩以及工作经验等,其目的是用来支持自荐信,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自己,用以证明自己能适合担当所求职位的工作。 (3)求职简历不同于工作简历。一般的工作简历只是个人的一份历史记录,仅仅反映自己曾经作过什么。而求职简历,不仅要反映自己能做什么,做过什么,还要反映做得如何,具备了哪些素质和能力,从而给用人单位一个醒目的印象。   参考资料1 学生就业求职材料禁忌点评 1.求职信禁忌点评 (1)缺乏准备,无的放矢。临近毕业,匆忙写作而犹豫不决,左顾右盼;缺少信息,无的放矢。 (2)逻辑混乱,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主题不鲜明;流水账或随感录。 (3)言过其实,炫耀浮夸。求职是一个自我推销的过程。有人认为,自我推销就要有包装,包装得华丽甚至奢侈总比寒酸要好。殊不知,大多数人特别是主管人事的人,都有鉴别虚实的实际经验,吹不吹,一看便知。 有的学生在求职信中这样写道:“我能够适应各种工作。” “听说贵公司近期效益不太好,我相信我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 “在校4年中,我向各类电台、报纸、杂志投了近百篇稿件。” “我是学艺术的,到贵系之后,我一定能够使贵系的学生文艺节目在各类比赛中夺魁。” “我搞过好几项课题,贵厂遇到的此类技术难题,我一定能够解决。” 以上这些不实之词,一眼就能辨认出来。这种过分吹嘘反而使人感到你华而不实,对你的真实能力产生怀疑。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切不可用肯定的口气把自己说成是万事通。在求职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一定”、“肯定”、“最好”、“第一”、“绝对”、“完全可以”、“保证”这一类词。写求职信时,绝不可夸大其词,只能搞“适度推销”。当然,“适度推销”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文化上的差异,一般来说,对外资企业,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强调自己的特长;对国内企业,可如实介绍自己的理论基础、特长和爱好。 (4)胆小怯懦,缺乏自信。适度的谦虚是一种美德,也会使对方产生好感。但是,过分谦虚也是不行的,因为过分谦虚是故意贬低自己,让人觉得你这个人什么都不行,这样就轻易地错失了录用机会。 过分谦虚和弄虚作假是推荐自我的大忌。有的人错误地理解谦虚的含义,认为一番自我贬低的介绍,对自己的优点轻描淡写甚至干脆不提,或者强调自己的缺点就是谦虚。谦虚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 有的人表现得过分谦虚,并不是因为他真谦虚,而是缺乏自信使然。缺乏自信如同过分谦虚一样,是推销自我的一大障碍。 一般来说,缺乏自信的人,多是性格内向又敏感多疑的人。他们自尊心很强,但不懂得如何积极地获取自尊,而是消极退避以保护自尊。正是为了追求一种不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安全感,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全部,不敢坦率地介绍自己,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他们惟恐把自己的优点讲出来别人会笑话自己自高自大,惟恐掩盖自己的一部分缺点会招致他人说自己虚伪。实际上,这正是他自己低估了自己。而别人对他的轻视态度,常常是由于他自己的自卑和退避造成的。所以,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赏,首先必须树立自信心。 (5)滥用辞句,哗众取宠。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是大学生,就是文化人,应该显示出一点才气。于是乎,想尽办法堆砌甚至滥用各种华丽时髦的词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才能充分显示出自己才华出众或聪明过人。殊不知,滥用词语会使人反感,让人对其品格产生怀疑。 为什么过多地堆砌词藻不好呢?其一,你可能只顾使用华丽、奇特的词句,而很难照顾到逻辑的通顺,使人感到你用词不当,或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其二,急于显示自己妙语惊人,往往不顾及自己的语言过于犀利,显得锋芒毕露。特别是那种嫉贤妒能的领导,一般不愿意有一个水平比他高的人在他手下工作。对于这样的人,不要急于让对方看到你是个才能卓越的人,否则,一开始就会让人感到你对他的地位构成了一种威胁。过多堆砌词藻的最大危害,就是给人以故弄玄虚、咬文嚼字的感觉,拉大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6)语言粗俗,礼节欠缺。写信不能使用粗俗的语言。常言道:凉茶冷饭犹可咽,粗言俗语难入耳。“听李老头说,你单位需要聘一个翻译”;“大胡子处长介绍我到你们单位来”等,就很难听。另外,称呼也要恰当,否则会显得俗气。例如,有一位中专毕业生写信给某职业介绍中心,对工作人员的称呼是“叔叔、阿姨”;有一位函授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给某单位办事处工作人员写求职信,以“大哥、大姐”称呼工作人员。其实,该人事处的工作人员除了两个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外,其余几位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同志了。这样显得很不礼貌,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写信要讲究礼貌,使用专门用语。平时要注意积累,看到好的词句要记下来,自己写信时根据情况选取有用的,这样做的效果是:一能使表达恰当;二能显得生动活泼。 (7)东拉西扯,长篇大论。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求职信以两页为好。但根据港台地区情况,很多求职信只写一页。我们认为,求职信以不超过两页为宜。如果确实有内容的话,可以作为附件或到面试时再说。求职信当然不能太短,否则说不清问题,没有特色,显得没有诚意,自然也就难以引起注意。同时,因为受求职信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写进去,如果为了进一步说明你的能力,须另外准备简历和附加材料的复印件,随求职信一起寄给对方。 附加材料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比如你有一张获“时事政治竞赛二等奖”的证书,在向党政机关求职时就很有用,而在向科研部门求职时就不一定有用。因此,不一定每封信都必须附上全部材料,要根据对方所需而定。 (8)平庸乏味,缺乏新意。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笔调,写出不同的文章,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现在求职的人很多,如果没有特色,平平庸庸、毫无新意,就难以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往往会失掉很多机会。如果你的求职信能够引人注目,能够得到人家的赏识,尽管这个单位并不急于招聘新人,或者暂时已经满员了,只要他们觉得你是个有吸引力的人才,也会爱不释手,尽量想办法接收你。求职信的新意可以强调你的能力,突出你的特长,展示你的风采,表现你的兴趣爱好,等等。但是,这并不是要你大吹大擂,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从求职信本身就可以体现你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书法艺术;从你作为附件的已发表的论文复印件、科研成果证明、发明专利证书、各种竞赛奖励证书,就可以看出你的能力。还要努力争取通过别人的手或口表达出来,如在求职信中同时附上社会名流、专家的推荐信,这些都可能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2.简历禁忌点评 (1)简历过于繁琐 现在有些毕业生的简历存在这样的误区:惟恐没有把自己全面地展示出来,在简历上长篇大论,事无巨细全部写在简历里,于是简历就成了二三十页的大作。实际上,从招聘者的角度看,最受欢迎的是一页纸就把关键信息说清楚的简历。因为每年的校园招聘季节,招聘单位每天都要处理上百份甚至上千份简历,如此大的工作量,当然希望应聘者的简历言简意赅。冗长的简历是在考验招聘主管的耐心,浪费其时间,也说明应聘者的工作风格不够干练。 [点评] 一般来讲,个人简历都应尽量控制在两页之内,把重要信息和个人的主要闪光点突出来就可以了。 (2)简历简单雷同 一次,某用人单位在一所著名高校招聘,面试工作结束,即将离开学校。该校的一位同学等在校门口,一见到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就指责说:“你们让大家投简历,为什么没有给我面试的机会?何况,有些参加面试的同学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综合能力都不如我。”他还说了许多别的难听的话,并希望取回他的简历。为了满足他的要求,招聘人员重新打开行李,在一大堆简历中找到了这个同学的简历,发现该同学的简历仅有一张纸,除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学专业、所学课程、联系电话之外,什么都没有了,既看不出其学习技能,也看不出其综合能力。像这样的简历,在筛选过程中多数是被筛掉的。我们耐心地把没让他面试的原因说了,他感到很委屈,并且说别人告诉他,简历写得越简单越好,不能超过一张纸。 另外,用人单位还发现,有些学校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简历,格式、内容都大同小异,反映不出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与优势所在,对用人单位没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求职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对于一名有经验的招聘人员来说,通过简历可以初步了解应聘者的受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技能特长、兴趣爱好及其综合能力。 [点评]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是应届生的个人简历。在学校中进行招聘时,用人单位收到的简历有近百份或几百份,招聘人员会仔细、认真地阅读每份简历,根据公司的招聘要求,从几百份简历中筛选,让为数不多的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参加面试。有的毕业生因简历写得过于简单、雷同而失去了面试的机会。 三、自荐方式及技巧 (一)自荐的方式 自荐有直接自荐和间接自荐两种。直接自荐是指由本人向用人单位做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推销。间接自荐是指借助中介人或物推荐自己,即不亲自出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和条件告诉第三者,或形成材料就能达到推荐自己的目的。综合起来,自荐的方式主要包括: (1)参加人才招聘会自荐。即带上个人自荐材料到人才招聘会(或“双向选择”会)上推荐自己。 (2)上门自荐。即带上自荐材料亲自到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3)电话自荐。即通过电话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近几年,不少大学生用这种方式推荐自己,获得了成功。 (4)信函自荐(书面自荐)。即通过向用人单位邮寄或呈送自荐材料的形式推销自己。这种形式不受时空限制,又能扩大自荐范围,特别适用于学习成绩优秀,又有较好文笔和写一手漂亮字的毕业生。也适用于因学习忙碌而没有时间上门自荐,或因路途遥远而不便于上门自荐的毕业生。这种形式用人单位乐于接受,也为广大毕业生所采用。 (5)他人推荐。即请老师、父母、亲友、同学推荐而达到自我推荐的目的。一些老师因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关系或较高的学术声望,他们的推荐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和信任。父母、亲友、同学也可帮助毕业生扩大自荐范围,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 (6)广告自荐。即借助新闻传播媒介进行自荐的形式。这种形式覆盖面广,时效性强。 (7)学校推荐。学校推荐是一种间接的自荐方式。近年来,各学校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收集信息工作。他们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情况比较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再加上学校以组织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对用人单位来说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8)实习自荐。即通过各种实习、社会实践推荐自己,也就是先“相亲”,后“过门”。 (9)网络推荐。网络推荐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自荐方式,它是借助“因特网”进行自荐。这种自荐方式时效性好、覆盖面广,是今后自荐发展的方向。 以上介绍的九种自荐方法并非独立存在,在现实的求职活动中,往往综合应用方能达到自我推荐的目的。一般来说,几种方法并用效果会好一些。但就个人而言,究竟采取哪种自荐方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二)自荐的技巧 在毕业生招聘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求职心切的大学生一茬接一茬来到招聘台前,却在不知不觉中将一个个职位拱手“让”给了别人。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缺乏起码的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 例如,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人才招聘现场对一位公司人事经理说:“我是五年制大学生,知识很扎实,我想应聘经理助理,然后协助经理实施改革方案。” 经理问:“你有什么具体设想吗?”
于是这个学生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最后递上一份个人简历,该简历字体龙飞凤舞,甚至到了要人猜测的程度。 经理待他走后说:“这个学生说话流露出优越感和肤浅,以为当经理就是高谈阔论,也不问问我们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样的经理助理,工人和技术人员能认可吗?” 在求职洽谈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连自己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都说不清楚;有的讲话态度不礼貌,在人群后面就大声嚷:“小姐拿表来!”;有的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这样的人,用人单位自然不会接受。由此看来,大学生在自我推荐过程中,要想找到理想的职业,除靠知识、技能等“硬实力”外,还必须重视“软包装”,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表现,依靠灵活的方法和技巧取胜。 1、自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战国时的毛遂自荐,终于说服楚王与赵国合作,出兵解邯郸之围,其目的是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大学生自我推荐,首先需要解决认识问题,清楚自荐仅仅是一种说服手段,即让对方认可、接受、肯定自己的人格、知识、技能和理想,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而不是倒因为果,以推荐自己为目的,不管结果怎样,只是一味地推荐,其结果只能得不偿失。 2、自荐要有自信心、主动性和勇气 自信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说过:“你越对自已有信心,就越能造成一种你很内行的气氛。事实上,你的态度全部反映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好象一个人坐椅子,一个感到自在的人会坐在整个椅子上,而一个不自在的人只会坐在边缘上。”大学生自我推荐,首先必须自己相信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具备达到目标所需的实力,并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进行竞争,这是求职者成功自荐的奥秘之一。 自荐是求职者的主动行为,任何消极等待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推荐自己时,还必须积极主动。例如,不等对方索要材料,便主动呈送;不等对方提问,就主动向对方介绍;不消极等待对方回音,就主动询问。这样,往往给人一种态度积极、求职心切、胸有成竹的感觉。 成功的自荐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勇气,不怕失败。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要特殊的勇敢。”自荐也是一样,你要在别人面前介绍自己,证明自己,如果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就会畏缩不前、犹豫不决,就会紧张、拘谨甚至自卑。常常可以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学生去用人单位之前,脑子里已准备好了对各种问题的回答,甚至语调、礼貌话、动作都想好了,可到了用的时候,竟全忘光了,聪明才智不见了,剩下的只是呆板、不知所措。这样的情景如果形成恶性循环,就会越发紧张和拘谨,结果给人一种缩手缩脚、没有魄力、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的印象。还有一些学生在洽谈会上,由家长和老师陪着东转西看,出谋划策,很令招聘单位费解。其实,像这类事情正好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对自荐既缺乏自信,又缺乏勇气的被动应付心理和态度。 3、自荐要诚恳、谦虚、有礼貌 诚恳、谦虚、有礼貌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素,是赢得用人单位好感的应有态度,对大学生应聘十分重要。诚恳,即做到言而有信。孟子言:“盲人也,情人也。”大学生自荐应以信为本,在介绍自己时,要讲真话,有诚意,不吹牛撒谎,不虚情假意,给对方以信任感。比如说,自己对某问题不明白时,可告诉招聘人:“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这恰恰反映你直率诚实的性格。 谦虚,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尊重对方的一种态度。在就业市场上,常有不少学生因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吃了“闭门羹”;也有人因摆出一种“我有知识你就得用”的神气,令用人单位非常反感。因此,要切记:在任何时候,虚心、谦逊都是用人单位最为欢迎的态度。 礼貌,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在人际关系调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自荐时,无论是表情,还是一句称呼、一声感谢、一个动作,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都会被招聘单位看在眼里,作为评价的话题。因此,自荐时要以礼待人,不能认为这都是小节,不说明什么问题。即使对方当场回绝或不太理睬你时也要表现冷静,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给对方留下明智的印象。 4、自荐要注意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自我推荐,应注重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被对方接受。比如,自己所告诉的正好是对方所要的,自己所问的,正好是对方要告诉的。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事先有所准备,想一想一般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对什么最感兴趣;其次,临场要“察言观色”,把握对方心理,随机应变。例如,某大学通讯工程专业学生王某,学习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听说本市一家软件公司要人,他先请教老师,了解软件业行情。然后,花费了一天时间找来该单位一些基本资料进行研究。最后,他拿着自荐材料走进该单位人事部门,该单位负责人看完他的自荐材料后问道:“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单位应聘,你觉得我们单位有哪些特点和不足……”几番对答,对方不住顿首,告诉他一周后听“研究结果”。一周之后,王某如愿以偿,他在几十名竞争者中获胜。他的成功,就在于能注意对方的需要和条件。 5、自荐要善于展示自己
善于展示自己,即“展示适时,展示适度”。“热门”的用人单位往往门庭若市,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引入注意,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会介绍自己。“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荐时,要先入为主,一开始就简明扼要。说明来意。在介绍自己时要有理有据,言简意赅。 (2)、会提问题。提问题是为自我服务,除想搞明白某些情况之外,还可借助提问题,更好地展示自己。比如,“贵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必要时,也可率先开口,不要老是等对方提问。 (3)、会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为了说明情况,展示自己。因此,要学会正确运用闪避、转移、引申、模糊应答等方法,“以巧破千斤”。 (4)、会发挥优势,即展示自己要有特色。自荐必须从引起别人注意开始,如果别人不在意你的存在,那就谈不上推荐自己。引起别人注意的关键是要扬长避短,有自己的特色,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兴趣。春秋时期,孙武初到吴国,是通过成功地操练三百名宫女,表现出了他严格治军的特色,从而引起吴王的极大兴趣。大学生自荐,其自身特点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会表现,能“技高一筹”。例如,某大学王某在校期间自学日语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招聘会上,他沿着用人单位的摊位一路问去,都是摇头拒绝,快要到出口时,忽然看见一家日本公司,他走上前去,壮着胆子递上他的推荐表,并补充了一句“我懂日语并擅长英语”。就这一句话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接着就是口试(即与日本人对话),两个星期后,他惊喜地接到对方的录用通知。王某的成功,就在于他有一技之长,并表现得当。 6、自荐要学会使用自荐材料 再好的自荐材料,也要会使用。不会使用,则影响自荐效果。如何使用,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招聘会上,求职人员很多,难以与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交谈,则可先把自荐材料提供给用人单位,从而为自己争取到面试的机会。自荐材料最好亲自呈递,这样做会加深用人单位对你的印象。同时,呈递材料时,还要多准备几份,这样既表示你对每个人的尊重,又无疑为他们在共同商议是否录用你时提供方便。如果无法亲自呈递,或想“广种薄收”,就采取邮寄的方式。这样做既可大面积进行,也比较隐蔽,但邮寄不易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做法的不利,可将自荐材料直接寄给主管人,使他感觉到你很在乎该单位,从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7、自荐要善于“包装”自己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包装不仅限于保护功效,更主要的在于它能弥补个人不足,提高个人价值,发挥“促销”作用。包装分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外包装又称为初级包装,它是通过一些非语言媒介对自荐发挥作用,如衣着、发式、动作、行为举止、体态、气质等要得体、适度,给人以大方、潇洒、端庄、有知识、有涵养、有信心、符合大学生身份的感觉。研究结果表明,外表有吸引力者,一般会被招聘人理解为聪明精干、办事认真可靠,使人另眼相待。 内包装也称深层次包装,它是建立在有真才实学的基础之上,是将抽象和具体相结合进行自我推销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个人积累的知识、出色的口才、流利的外语对话、熟练的上机操作、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等。这种方法如果能运用得好,则有助于给人形成完美的第一印象。 8、自荐要注意控制情绪 人的情绪有振奋、平静和低潮三种表现。实践证明,无论是谁心情紧张时,说话总是节奏过快,使听者很费力,容易厌烦。因此,在推荐自己的过程中,要善于控制情绪,说话节奏适中,可以表露出自己的才华、学识、能力和社会阅历,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了解。为了控制自己亢奋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尤利斯提出了有趣的忠告:“低声,侵语,挺胸”。 9、自荐要“知难而退”
各有所需,量材录用。假如你已尽力但仍然说服不了对方,没能被对方所接受,此时你应“知难而退”,另找门路。倘如期望值过高,就应该降低期望值。 10、自荐要把握好时间
自荐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在招聘会上,人往往很多有时还要排队,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推销自己。 参考资料2 参加大型招聘会应注意那几点? 1、会前要明确自身条件,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能自卑。事先写好简历,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清晰表述,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注明,以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2、参会时最好不要带过多的证书原件,应带上复印件。因为参会人非常多,用人单位没有时间当时验证,而主要是初次面试和看其简历。同时也免去了在大会中人多手杂保管不当丢失证件,所造成的损失。 3、充分利用招聘会的会刊。在招聘会入口处领取免费会刊,上面刊登了参会所有单位及用人情况和条件。应聘者应仔细地查看会刊,把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公司划下来,然后直接去所在的场馆,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体力,提高应聘的效率。 4、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着正装,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说话时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简单明了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对某项工作的兴趣,非常希望能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不要太着重提到薪金,因为这只是初次面试,如果用人单位满意还会和你联系的。 5、参会时不要被用人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首先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敢于争取,不怕失败。表示出你有在工作中学习和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的能力,在试用期间,发愤努力,创造出业绩来的信心。 这些参加大型招聘会的经验,希望对初次求职经验不足的应聘者有所帮助。 四、怎样准备笔试 经过与用人单位的初步交流,参加了面试之后有些用人单位可能还会要求你参加一轮或者数轮的笔试(笔试与面试的前后顺序并不很固定)。一般而言,笔试应聘主要适用于一些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和对录用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如一些涉外部门、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公司及选聘公务员的国家机关等。那么,求职过程中的笔试应该了解哪些方面的东西呢? (一)试前 首先,参加笔试之前,应了解笔试的范围,以便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争取好的成绩,取得应聘的成功。 1、了解笔试的类型 笔试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专业考试 这种考试主要是检验应聘者担任某一职务时是否能达到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实际能力。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些用人单位不考专业知识,只看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内容。有些特殊的用人单位要进行专业考试。如外贸企业对应聘者要考外语,公检法机关录用干部要考法律知识等。 (2)、智力测试 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分析和观察问题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映能力。 (3)技术测试 主要测试应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效果,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2、准备笔试内容,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笔试的内容一般分为3种:文化考试、专业知识考试和专业技术能力考试。 (1)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是为了检验毕业生的实际文化程度。虽然毕业生有学校开据的学习成绩,但有的用人单位为了直接掌握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往往采取笔试的方法进行考核。题目类型以活题较多。如:对文科学生要求运用某一原理或某一历史知识分析某一问题;对理工科学生要求运用某一专业知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考查毕业生文化基础是否扎实,文字表达能力水平等等。 (2)专业知识考试 专业知识考试的题目专业性很强。如,涉外企业招聘雇员要考外语;科研机构招聘人员要考动手能力;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要考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几年参加国家公务员甲种考试的人数最多,它是录用非领导职务的一般公务员,实行面对社会的公开竞争性考试。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者,考试科目为法律、政治、行政学、公文写作、英语及能力考试;具有大专毕业文化程度者,考试科目为法律、政治、行政学、公文写作及能力考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公务员在应届毕业生中的招生数将大幅缩小,考试难度显然相对提高。 (3)专业技术能力考试 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是为了检验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或专业技术能力。这种考试往往在特意设置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下面举几例: ? 阅读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 自编一份请求报告和会议通知。 ? 听取5个人的发言,写一份评价报告。 ? 某公司计划在5月份赴某国考察,写出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 给一个科研题目,写出科研论文的详细大纲。 3、了解笔试重点,掌握笔试方法 据了解,常用的基础知识是用人单位的笔试重点。所以在笔试时,要注意以下3点: (1)不要把复习重点放在难点、怪题上,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在实际运用上下功夫。 (2)不要死抠几道题,有时笔试出题量较大,其用意一方面考察知识掌握程度,一方面考察应试能力。所以考生在浏览卷面后,要迅速回答较容易的题目,余下的时间再认真推敲其它题目。 (3)答题时要掌握好主次之分。有时毕业生见简答题是自己准备较充分的,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而对论述题则准备不够,就随便写了几十个字。这样功夫没用到点上,成绩当然会受到影响。毕业生在统览全卷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题目下功夫,认真答写,充分显示自己的知识水平。 4、了解笔试目的,运用综合能力答题 对于毕业生进行笔试,不仅仅考查文化、专业知识,往往包括考核心理素质、办事效率、工作态度、思维方法等。所以毕业生在参加笔试时,要认真审题,将自己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较好地显示出来。 5、笔试的其它准备 除此以外,以下几点对你参加笔试也是很有帮助的,不妨看一下: (1)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就业前的焦虑、笔试前的紧张复习,都会给毕业生的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时毕业生要学会调节情绪,注意饮食,保证必要的休息,防止身体出现不适。用愉快的心情、健康的身体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2)克服自卑 笔试怯场,大多数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所致。客观冷静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就能克服自卑,增强信心,应聘笔试同高考不同,高考是 “一锤定音”,而求职应聘考试则有着多次机会。 (3)有备无患 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有利于消除应试的紧张心理,还应看看考场注意事项,尽量按要求做好。除携带必备的证件外,一些考试必备的文具(钢笔、橡皮等)也要准备齐全。考试前要有良好的睡眠,以保证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4)认真答卷 在笔试时,要尽量挤出时间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复查,特别注意不要漏题,更不能跑题或出现错别字、语法不通、言不达意等错误。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卷面字迹清晰,书写过于潦草,字迹难于辨认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因为求职笔试不同于其他专业考试,“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时招聘单位并不特别在意应试者考分的稍许高低。认真的态度、细致的作风,则会让你大大增强被录用的可能性。 五、面试的类型与技巧 面试即当面测试,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进行选拔而采取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也是应聘者取得求职成功的关键一步。 在整个应聘过程中,面试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同时,面试也是求职者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面试发挥出色,可以弥补先前笔试或是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一些不足。在应聘的几个环节中,面试也是难度最大的,尤其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由于缺乏经验,面试常常成为一道难过的坎儿,有很多毕业生顺利通过了简历关、笔试关,最后却在面试中铩羽而归。因此,要重视学习面试的基本知识。 (一)面试的形式和种类
面试有很多形式,依据面试的内容与要求,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1.问题式面试 由招聘者按照事先拟订的提纲对求职者进行发问,其目的在于观察求职者在特殊中的表现,考核其知识,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有关求职者的第一手资料。 2.压力式面试 由招聘者有意识地对求职者施加压力,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作一连串的发问,详细具体且追根问底,直至无以对答。此方式主要观察求职者在特殊压力下的反应、思维敏捷程度及应变能力。 3.随意(或自由)式面试 招聘者与求职者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进行交谈,气氛轻松活跃,无拘无束,招聘者与求职者自由发表言论,各抒己见。此方式的目的为:于闲聊中观察应试者谈吐、举止、知识、能力、气质和风度,对其做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考察。 4.情景(或虚拟)式面试 由招聘者事先设定一个情景,提出一个问题或一项计划,请求职者进入角色模拟完成,其目的在于考核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全方位)式面试 招聘者通过多种方式考察求职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如用外语与其交谈,要求即时作文,或即席演讲,或要求写一段文字,甚至操作计算机等等,以考察其外语水平,文字能力,书面及口才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安排应聘者在单位确定的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达到对应聘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察,也是一些单位面试的方式。 以上是根据面试种类所做的大致划分,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招聘者可能采取一种或同时采取几种面试方式,也可能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求职者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即深层次)的考察,其目的在于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应聘者。 面试的种类就目前而言,包括三种。 (1)集体面试。即很多求职者在一起进行的面试。就招聘者来讲,这样可以在专业、地域及其他各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2)个体面试。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单独进行的面试。 (3)随机面试。即采用非正规的、随意性的面试方式,这样可以考核出求职者的真实情况。 (二)面试的基本程序 (1)招聘单位对求职者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面试名单。 (2)招聘单位向求职者通知面试时间、地点。面试地点一般按照就地、就近和方便的原则进行安排。通常有两种情况:学校或其附近的场地,招聘单位或其附近场地。通知面试的方式也大致有二:招聘单位先通知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由学校通知学生;或招聘单位直接通知学生本人。 (3)求职者准备面试 (4)正式面试。 (三)面试技巧 1.面试前进行有效准备 (1)充分了解招聘单位。对用人单位的性质、地址、业务范围、经营业绩、发展前景,对应聘岗位职务及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单位的性质不同,对求职者面试的侧重点不同。如果是公务员面试,内容和要求与企业公司相差很大。公务员侧重于时事、政治、经济、管理、服务意识等方面。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主管说:“面试时,我们都会问求职者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如果他能很详细地回答出我们公司的历史、现状、主要产品,我们会高兴,会认为他很重视我们公司,对我们公司也有信心。”同时还应该通过熟人、朋友或有关部门了解当天对你进行面试的考官的有关情况和面试的方式、过程,以及面试时间安排,索取可能提供给你的任何说明材料。 (2)使自己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工作的要求相符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者面试前应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个性、兴趣、爱好、长短处、人生目标、择业倾向有清醒认识。认真阅读你所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并牢记它们。尽量使自己的能力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参加面试时,通过显示你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来表达你希望进入这一职业工作的愿望。 (3)模拟可能询问的应聘问题。面试前不经过角色模拟,便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一些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提出,求职者应当乐意提问题,这样招聘者才能知道求职者的水准及想了解的问题。 (4)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准备。这项准备有助于认清自己真正的想法,有助于在面试的现场清晰地自我表达。 (5)练习处理对你面试不利的事情。即使曾有一些不愉快的受挫经历,即使自己曾经犯过错,也可作为一段可供学习的经验加以陈述。务必用积极的事情抵消消极的事情,最好不要说有损自己形象的话。 2.进行自我认知 要自信地应对面试,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 (1)写出几件自己认为可以称得上成功的事情,并逐一分析这些成就,列出你最主要的几项技能。 (2)同一件事情,各人有各人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为弄清自己的个性,可以通过分析成就,用一些形容词来归纳自己的性格。 (3)确定与你的个性、兴趣相符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仅指具体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工作单位的文化背景。一位求职者到一家由几个工程师开设的公司面试,她说:“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像军队,棕色的地毯、黄色的屏风、陈旧的家具……我不会在这儿工作的。” 3.心理准备 面试就好比是一场考试,在测试每个人的能力,也在测试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因此,要成功面试,首先要充满信心。“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保持良好的状态,快乐的心情,会大有好处。其次,要抓住招聘者的心。招聘者可能会先评价一个求职者的衣着、外表、仪态及行为举止;也可能会对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口才、谈话技巧做整体性的考核;还可能会从面谈中了解求职者的性格及人际关系,并从谈话过程中了解求职者情绪状况、人格成熟度、工作理想、抱负及上进心。 4.业务知识准备 熟知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备上一份求职材料,供招聘者查阅参考。准备当天可能用到的个人资料或作品,携带相关证件,以便在面试过程中进一步向招聘者提供有关自己的相关资料。应聘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还应有用外语流利应答的充分准备。 5.体能、仪表准备 面试前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试前还应注意修饰自己的仪表,使穿着打扮与年龄、身份、个性等相协调,与应聘的职业岗位相一致。 (四)交谈技巧 1.答问技巧 (1)把握重点,条理清楚。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中心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再做叙述。 (2)讲清原委,避免抽象。招聘者提问是想了解求职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或“否”作答,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则需要说明程度。 (3)确认提问,切忌答非所问。面试中,招聘者提出的问题过大,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求职者对问题的意思不明白是常有的事。“你问的是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将问题复述一遍,确认其内容,才会有的放矢,不 致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4)讲完事实以后适时沉默。保持最佳状态,好好思考你的回答。 (5)冷静对待,宠辱不惊。招聘者中不乏刁钻古怪之人,可能故意挑衅,令人难堪。这不是“不怀好意”,而是一种战术提问,让你不明其意。故意提出不礼貌或令人难堪的问题,其意在于“重创”应试者,考察你的“适应性”和“应变性”。你若反唇相讥,恶语相对,就大错特错了。 (6)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面试中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曾经熟悉现在忘了或根本不懂的问题。面临这种情况,回避问题是失策,牵强附会更是拙劣,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倒会赢得招聘者的信任和好感。 2.发问技巧 面试时若招聘者问你有没有问题,你可以适当问一些问题,并且应该把提问的重点放在招聘者的需求以及你如何能满足这些需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自我推销是十分有效的,所提问题必须是紧扣工作任务、紧扣职责的。 你可以询问诸如以下的问题:应聘职位所涉及的责任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在这一职位上应该取得怎样的成果;该职位与所属部门的关系以及部门与公司的关系;该职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当然也要注意不要问一些通过事先了解能够获得的有关公司的信息,这会让人对你的面试目的是否明确表示怀疑。 3.谈话技巧 (1)谈话应顺其自然。不要误解话题,不要过于固执,不要独占话题,不要插话,不要说奉承话,不要浪费口舌。 (2)留意对方反应。交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谈话的气氛和时机,这就需要随时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的眼神或表情显示对你所涉及的某个话题已失去了兴趣,应该尽快找一两句话将话题收住。 (3)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 ——发音清晰。有些人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 ——语调得体。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 ——声音自然。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 ——语速适宜。要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 此外还要警惕容易破坏语言意境的现象:过分使用语气词、口头语,这不仅有碍于听者的连贯理解,还容易引人生厌。 4.交谈心态 作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参加招聘,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招聘的成败。 (1)展示真实的自己。面试时切忌伪装和掩饰,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真正的性格。有些毕业生在面试时故意把自己塑造一番,比如明明很内向,不善言谈,面试时却拼命表现得很外向、健谈。这样的结果既不自然,很难逃过有经验招聘者的眼睛,也不利于自身发展。即便是通过了面试,人力资源部也不会根据面试时的表现安排适合的职位,这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是有害的。 (2)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招聘者。面试时如果能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招聘者,就能够避免紧张情绪。特别是在回答案例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抱着我是在和招聘者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心态,而不是觉得他在考自己,这样就可能做出很多精彩的论述。 (3)态度要坦诚。招聘者一般都认为做人优于做事。所以,面试时求职者一定要诚实地回答问题。一位企业的人事主管说,以前曾经面试过一个女孩,面试时她说自已有男友,进入公司后又说没有男友。问她原因,她说曾在一些书里看到,如果说有男朋友就会给人稳重、有责任感的印象。实际上这样做非常不好,面试时的欺骗行为是不利于以后发展的。 5.交谈原则 应聘者与招聘者交谈应该把握以下“四个度”的原则。 (1)体现高度,在交谈中展示自己的水平。一方面是政治思想水平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是专业水平。对问题回答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答出“所以然”。 (2)增强信度,在交谈中展示自己的真诚。首先,态度要诚恳,交谈不要心不在焉;其次,表达要准,少用“可能”、“也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语;再者,内容要真实,尤其对于自己的优缺点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3)表现风度,在交谈中展示自己的气质。一方面要体现自身的外在美,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内在气质。言语是一个人内在气质、涵养的外在体现,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展示自己。 (4)保持热度,在交谈中展示自己的热情。要注意做到问候,精神饱满,悉心聆听。 6.面试最后关 (1)适时告辞。面试不是闲聊,也不是谈判。从某种意义上讲,面试是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谈话时间的长短要视面试内容而定。招聘者认为该结束面试时,往往会说一些暗示的话语: ——我很感激你对我们公司这项工作的关注。 ——谢谢你对我们招聘工作的关心,我们一作出决定就会立即通知你。 ——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你知道,在作出最后决定之前我们还要面试几位申请人。 求职者听了诸如此类的暗示语之后,就应该主动告辞。 (2)礼貌再见。面试结束时的礼节也是公司考察录用的一个砝码。成功的方法在于,首先不要在招聘者结束  谈话前表现出浮躁不安、急欲寓去的样子。其次,告辞时应感谢对方花时间同你面谈。走时,如果有秘书或接待员接待过你或招待过你的话,也应向他们致谢告辞。一位毕业生来到深圳求职,面试时一番锋芒毕露的自我介绍,结束时抛下声“再见”,连握手也免了,拂袖扬长而去。接待他的招聘者苦笑着摇头:如果说有个性、有锋芒可以容忍的话,那么连基本礼节都不懂的人则“养不起”,也无法与之合作。 (五)面试成功的原则 要成功面试,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1)你是公司未来的有利资产。你需要传递给企业这样的信息:你拥有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目标的潜在能力,你是公司的宝贵资产而非包袱。 (2)明确的人生目标。具有积极的自我成长信念,努力进取,并充满旺盛的事业心与斗志,能迅速进人工作状态的人,更易为企业赏识和任用。 (3)强烈的工作意愿。面试时要随时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诚与兴趣。 (4)与同事、团体合作的能力。一个容易与人沟通协调的求职者可以说已有一半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曾有社团活动的工作经验,可尽量举例说明,以争取主考官的青睐。 (5)掌握诚恳原则。在录用标准上,“才能”是永恒不变的第一原则,“诚恳”则是重要的辅助因素。面试前准备充分,心情镇定,仪容大方整洁,临场充分表现自我,便是诚恳的最好表现。 例一:文明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引起别人重视的第一印象。礼貌的具体表现反映在语言和衣着上。在语言上,更多使用“您好”、“请多关照”、“谢谢”、“再见”等。曾经有这样一个典型事例,某公司到某学校选拔学生,学生依次面试,当按姓名叫到一个学生不在时,立即有一位同学去找,去找的这位同学回来后说“对不起,没找到”。负责选拔的总经理当场说,“就凭你这句‘对不起’,你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了。” 例二:面试时的仪表风度很重要。某公司招聘经理说,招聘者对求职者的印象常常在前30秒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招聘者们都强调求职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精神风貌。以前都认为面试时一定要穿正装,比如男孩子要西装革履,女孩必须一身职业装,其实着装主要看公司的风格和职位特点,像一些网络公司着装都比较随意。他认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着装不强调西装革履,但一定要整洁干净。 (六)面试禁忌 (1)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找一份理想的职业是每个求职者的愿望,无可厚非。但美好的愿望应根植于自身素质和客观现实之上。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是求职成功的关键所在。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求职之大忌。 (2)忌妄自菲薄,患得患失。招聘单位所聘岗位和专业很可能与自己所学专业或原从事职业不同,这时你切不可把自己禁锢于原有小天地中守株待兔。只有增强自信,勇于挑战和超越自我,及时调整自我心态,适应周围环境,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例如:一毕业生到杂志社应聘编辑一职,出示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后,又说自己擅长策划,有领导才能,是做编辑部主任的最佳人选,并将杂志现在的办刊方式批驳得一无是处。然而,那位负责招聘的正是编辑部主任,为此,在第一关就把他刷掉了。此例说明,选定要就职的职位,只表现出自己胜任那一职位的能力即可,不要锋芒太露,预先设敌。 (3)忌盲目应试。要分清单位的性质和对求职者的要求,切不可以应聘企业、公司的准备去进行公务员或教育岗位的面试。 (七)面试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回顾总结 (1)面试一结束,应该对自己在面试时遇到的难题进行回顾。重新考虑一下,如果他们再一次向你提问时,该如何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2)尽量把你参加面试的所有细节记下。一定要记下面试时与你交谈的人的名字和职位。 (3)万一通知你落选了,你也应该虚心地向招聘者请教你有哪些欠缺,以便今后改进。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落选。一般来说,能得到这样的反馈不容易,你应该好好抓住时机。 2.试后致谢 (1)在面试后的一两天内,你可以给某个具体负责人写一封短信。在信里应该感谢他为你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感谢他为你提供的各种信息。 (2)如果在一个星期内,或者依据他们做决策所需的一段合理时间之内没有得到任何音讯,你可以给负责人打个电话,问他“是否已经做出决定了?”这个电话可以表示出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从他的口气中听出你是否有希望得到那份工作。 (3)如果在打听情况时觉察出自己有希望中选,但最后决定尚未做出,那你过段时间后再打一次电话催问。 (4)每次打电话后,你还应该给对方寄封信。内容应该包括: ①重申你的优点; ②你对应聘职位仍然十分感兴趣; ③你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 ④你希望能早日听到公司的回音。 哪怕他们已经暗示你可能落选了,寄一封短信说明你即使没有成功但也很高兴有面试机会。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且还能使接见者在其公司出现另一个职位空缺时心里想着你,创造出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附:面试后的感谢信 尊敬的XXX先生: 感谢您昨天为我的面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我和您谈话觉得很愉快,并且了解到许多关于贵公司的情况,包括公司的历史、管理形式以及公司宗旨。 正像我已经谈到过的,我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成绩对公司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我的吃苦钻研能力。我还在公司、您本人和我三者之间发现了思想方法和管理方法上的许多共同点。我对贵公司的前途十分有信心,希望有机会和你们一起,为公司的发展共同努力。
再一次感谢您。并希望有机会与您再谈。 您的学生:XXX 年  月  日 六、签订协议书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来看,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就业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确定了双方互相接纳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前了解清楚自己以后工作的具体部门和工作岗位,并在协议书上写明。否则可能发生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安排的具体部门和工作内容感到意外或不满而不能接受的结果,以致造成双方争执。 例如:某毕业生与某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但未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部门。毕业生报到之后,发现该单位将其安排在所属的企业内部刊物做编辑。该毕业生坚决不同意,与单位交涉,双方僵持不下。毕业生回到学校寻求解决办法,学校只能尽力进行调解,但用人单位认为其做法无错,坚持不改。最后该毕业生只好继续在此单位工作。 2.明确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的处理办法 如果毕业生报考了研究生或公务员,是否录取的结果又没有揭晓,毕业生则应如实向用人单位说明,并与用人单位就如果考取后的处理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在协议书上明确约定。从实践来看,如果毕业生能够充分尊重用人单位,提前将报考情况向用人单位进行说明,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会给予谅解并同意的。不过,毕业生应及早将考取结果通知用人单位,以便他们能够重新招聘和补充毕业生。 必须注意,毕业生不要隐瞒报考的事实。否则,录取结果揭晓以后,就可能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隐瞒报考事实的做法非常不满,即使最后同意与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但一般也要求毕业生为此付出较大的经济赔偿,而且肯定会对毕业生及学校产生不良看法和影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尽管学校可以从中协调,但是无论毕业生采取怎样的弥补办法,用人单位也始终不予同意。对此,学校也将无能为力,毕业生也就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 例如:某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洽谈之前,已经报考了研究生,毕业生也如实向用人单位作了说明,但是并未在协议书上以文字方式明确。后来考研结果揭晓,该毕业生被录取为研究生,而用人单位不同意放行,理由是单位急需该毕业生,而且并未书面同意该毕业生上研究生。这样,该毕业生就很被动。 3.明确工作后是否可以考研、调离的条件 毕业生工作若干年以后,有不少人可能准备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要求调离。这些问题,如果未在协议书中明确,则双方很难协商解决,极易引起纠纷。为了减少因此而可能发生的问题,毕业生最好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就此明确,并以文字形式确定下来,为以后双方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某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没有提及报考研究生和调离的问题,然而,该毕业生工作不久,就对工作单位不是十分满意,打算报考研究生;而用人单位不予同意。由于就业协议没有明确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该学生只得通过办理违约手续,来实现自己报考研究生的目的。 4.明确工作和生活条件 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单位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做出工作成就的必要基础。在双方签订协议时,不仅需要在口头上达成一致,而且需要在文字上予以明确。特别是用人单位应如实向毕业生说明真实情况,双方均应严格遵守协议。 同时,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明确劳动内容、劳动报酬、保险福利、服务期限等事项,以免以后发生纠纷。 例如:某毕业生在前往单位工作以后,发现该单位提供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远不是单位当初承诺的那样。企业违反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让工作人员经常在节假日和夜晚加班,而且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加班费。居住的房间由厂房改建,周围污水横流,老鼠在房屋内外乱窜。毕业生们联合一起,向劳动部门控告,单位总是承诺要进行改进,但始终变化不大。而在就业协议书中,双方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约定,使毕业生无法找到进行交涉和有利于自己的依据。 5.明确违反协议的责任 从毕业生就业的实践看,大部分就业协议都得到了认真履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总有一些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要求违约。对违约行为,教育部在有关规定中明确违约一方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金,但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数额,因此,各学校与用人单位在执行中,就有不同数额的差别。对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前,除了学校的规定外,还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对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予以确定,对赔偿金额予以明确,以便任何一方发生违约时,就可以有据可依,避免无谓的损失。     第四章: 手续篇   2011届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须知 根据吉毕办[2010]1号文件要求,为避免高校毕业生因超过择业期限(三年),不能办理就业手续,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不予缓派,今年就业手续办理原则上是所有毕业生必须办理就业手续,也就是所有毕业生必须办理就业报到证(办理就业报到证免收手续费)。具体办理办法如下: 1、已落实工作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到工作单位。如单位不接受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的,可凭就业报到证领取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到省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托管。 2、未落实就业单位,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一律开回生源所在地人事局,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领取档案、户口、党关系,自行到生源所在地人事局办理各项事宜。 3、已签写灵活就业表的毕业生,档案、户口、党关系需代理的,就业报到证可办理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代理托管协议,自行办理相关手续。 招生就业处将在6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2011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月活动,针对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毕业生可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询问,也可到招生就业处办公室现场咨询。 地点:学院综合实训楼412房间;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431-85541071;传真:0431-85510416 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什么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就业报到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制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调配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证件,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唯一有效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 ⒈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⒉证明持证毕业生属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⒊凭报到证转移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关系。 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自行涂改、毁坏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报到证丢失如何办理? 如果在报到期限内报到证丢失,应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在当地省级日报上声明作废,然后由学校上报省级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予以补发。 什么是改派,改派应该如何办理? 毕业生派遣后,因特殊情况需要办理改派的,毕业生需提交变更原协议的申请书、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原协议的书面材料、原报到证、新单位的接收函,报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改派手续。 改派的程序:
⒈毕业生向原就业单位提出改派申请,讲明改派原因;
⒉原单位同意改派后,出具同意毕业生改派的公函;
⒊新的接收单位出具同意接收的公函;
⒋学校将毕业生改派意见、原单位和新单位的公函及原报到证报省教育厅审批,并办理派遣手续,重新迁转户口、档案关系等。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 名称: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街151号 邮编:130033 电话:84657571(派遣);84617846(代理);84685993(档案)

 

校园资讯

以志愿之名 赴青春之约 --我...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
学生工作处举行开学第一课系...
我校系统开展2021级新生入学...
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开展以“...
学生工作处组织召开2021-2022...
我校2021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
2021级新生第二批次报到工作...
我校组织收看省委书记景俊海...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